【空中党校】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2024年10月13日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来源:人民日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
“改革要重视谋划,更要抓好落实。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忌搞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断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抓任何工作,给群众办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
政绩为谁而树?
“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现在我们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更要为人民多做事情。”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饱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深厚情感,折射出共产党人的政绩观。
树什么样的政绩?
政绩观与发展观紧密相连。发展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关键,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医疗、就业、教育、养老……人民群众关心,总书记高度关注。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靠什么树政绩?
要正确处理“实”与“虚”——出实招、求实效,不能图虚名、务虚功。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9月在浙江考察时指出:“之所以有成效,就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20年。朝令夕改,那任何好的举措都是纸上谈兵,都将付诸东流。”路子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像我们抓绿水青山,像我们的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像我们共建‘一带一路’,像我们区域协调发展的几大战略……都是一件事、一件事在做,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一丝不苟做起来。”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空中党校】人民论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2024年10月14日
人民论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来源:人民日报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两者互为牵引,相辅相成。把握好这一组辩证关系,有利于推动两者深度融合,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了科技体制改革任务,明确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方能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要求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从2024中关村论坛为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项科技成果搭建交易共享平台,到上百家科研院所集中在雄安新区发布大批前沿成果,与以往不同,如今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在时间上几乎没有间隔,这无疑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必须形成企业“出题”、联合“答题”、市场“阅卷”的融通创新模式,畅通从“书架”到“货架”的路。
今年2月,科大国盾宣布,国产稀释制冷机在交付客户后完成性能测试,实际运行指标达同类产品国际主流水平。这一构建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关键核心设备,此前市场一直被国际厂商占据。15年前,安徽合肥前瞻布局量子技术未来赛道,成立科大国盾,如今已集聚量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60多家,正努力打造“量子科技”与“量子产业”双高地。
以产业创新促进科技创新,就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碳纤维不仅售价高,还“一丝难求”,新能源汽车、风光发电等新兴产业都迫切需要。老国企吉林化纤瞄准产业所需,经过不懈努力,攻克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拥有了高效率的原丝生产线和单线产能最大的碳化生产线,并不断向下游延展,全面拓展应用。
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科技创新,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才能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实践表明,促使各类企业在产业链、创新链上加速融合,既有利于形成科研攻关合力,加快解决“卡脖子”问题;也有利于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做强新兴产业优势。
如果说科技创新如同“拿着锤子找钉子”,那么产业创新就像是“找准钉子造锤子”,两者深度融合、“双向奔赴”,定能推动更多创新主体踊跃发明创造,既产生高水平科技成果,又生产优质产品,为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空中党校】夯实担当作为思想根基
2024年10月15日
夯实担当作为思想根基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思想引领是激发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源泉,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汲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动力,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改革越到深处越需要干部担当作为,越要提高干部的理论修养。只有把思想方法搞对头,认识问题才站得高,分析问题才看得深,开展工作也才能把得准。无论是解决群众身边的就业、社保等事情,还是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无论是干好本职工作,还是创造性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任务,都需要党员干部具有较好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现实中,少数干部不敢担当、不善作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没有真正把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学到手。有的学得不深不透,一得自矜、浅尝辄止,满足于一般性认识、停留在记住一些概念和提法;有的为学而学,学用脱节,没有和实际工作较好地联系起来。对真理缺乏至真信仰、对理论缺乏深入掌握,思想和行动就难以跟上时代步伐,甚至导致思想防线失守、信仰信念缺失,担当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学深才能悟透。理论学习深入了,才能准确把握创新理论的精神实质,担当才有动力、底气。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努力做到整体把握、融会贯通。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中蕴含的真理力量,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做到深学细悟笃行,从中获得察大势、应变局的指路明灯,获得奋斗不止、进取不怠的动力源泉,获得抵御侵蚀、防止蜕变的强大抗体。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既讲是什么、怎么看,又讲怎么办、怎么干,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指南针,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要健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制度,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广大干部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从创新理论中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桥”和“船”,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用科学理论之“矢”去射实际工作之“的”,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理论学习同推进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同当前开展的重点工作、重点任务结合起来,真正把学习成效体现到正在做的事情上,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做好本职工作上。干部做了多少实事、百姓得了多少实惠,是对理论学习效果的重要检验。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多干破难题、促发展的实事,多办惠民生、解民忧的好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空中党校】我国科研团队提出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新策略
2024年10月16日
我国科研团队提出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新策略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10月15日从深圳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团队就海水中的氯离子引发副反应和电极腐蚀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策略,将有助于丰富和进一步构建破解海水复杂成分影响的海水电解制氢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相关研究成果于当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氢矿”。海水电解制氢是未来能源体系重要发展路径。传统海水间接制氢技术先淡化后制氢,依赖复杂的海水淡化工艺和设备,占用面积大、投资成本和工程难度高。
据悉,该研究针对海水制氢中最棘手的氯离子干扰难题,引入氧化还原介导的解耦策略,利用兼具热力学和动力学优势的阳极反应,巧妙规避了传统电解水制氢过程中析氧反应与氯离子反应的直接竞争,大幅降低了电化学腐蚀。
同时,该研究探明了电解系统阴极析氢反应与阳极亚铁氰酸根氧化反应的高效性,厘清了解耦体系下氧气自发稳定产出的反应机理,实现全新系统在真实海水环境下250小时长时间稳定运行。其进一步拓宽了谢和平院士团队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技术体系,将为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记者罗云鹏 通讯员王若琳)
【空中党校】习近平回信勉励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
2024年10月17日
习近平回信勉励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
来源:“学习强国”平台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
习近平指出,你们以大赛为平台,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在互学互鉴中增进中外青年的友谊,这很有意义。
习近平强调,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希望你们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展现才华。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由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旨在为中外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合作提供平台。今年的大赛共吸引153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万名大学生参加,其中国际学生近4万名,总决赛已在上海举行。近日,25名参赛学生代表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参赛的心得体会,表达投身创新实践、勇担时代使命的决心。